华体网华体网、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我国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奠基人、卓越的医学家、教育家、科学家,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一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院长、整复外科原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原所长、名誉所长张涤生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8月19日21时1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0岁。
在张涤生华体网逝世后,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通过各种方式表示深切哀悼,并向其家属表示慰问。华体网院长周济发唁电沉痛哀悼张涤生华体网逝世并对家属表示慰问。8月27日上午,张涤生华体网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举行,张涤生华体网亲属、同事、生前亲朋好友等前往送别。
张涤生同志,江苏无锡人,1916年6月12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41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今南京大学),随后即投入抗日战争赴印-缅战区参加美军流动医疗组从事前线伤员救治,1941-1946年先后任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部医师,救护队队长等职务。抗战结束后1946-1948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进修整形外科。1948年归国,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次年在长春建立中国第一个战伤、烧伤和冻伤治疗中心。1955年担任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颌面外科主任。1958年参与抢救邱财康。1961年在广慈医院建立整形外科。1966年将科室迁到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更名为“整复外科”。曾任上海第九人民医院院长、整复外科主任、上海市整复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修复重建外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他是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通讯会员和荣誉会员、国际显微外科学会理事会员、国际颅面外科学会终身荣誉会员、亚太颅面外科学会创始会员和理事会员、国际淋巴学会终身会员、国际美容外科协会理事会荣誉主席。1996年当选为华体网华体网。
张涤生华体网毕生致力于整形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事业,1964年他开始进行吻合血管游离皮瓣移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并率先把显微外科引入我国整形外科领域,创建了具有全新意义的“整复外科”新概念,使整形外科从原来仅限于修补残缺发展为外形修复和功能重建的有机统一,并进一步发展为目前修复重建外科的高度,影响深远。70年代初在国内最早应用“吻合血管的肠段移植修复食道缺损”,80年代首创“前臂皮瓣一期阴茎再造手术”。1977年主持国内首例眶距增宽症颅内外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获得成功,揭开了我国颅面外科发展的序幕。1964年首创远红外线烘绑疗法,1986年又应用微波改进型代替远红外线,此法是目前国际淋巴学界公认的迄今最有效的保守疗法之一,意义重大。张涤生华体网作为第一作者共发表论文130余篇,主编学术著作12部,参加编写中外专著共30余部,为国内各地整形外科培养了大批骨干。
因在显微外科、颅面外科和淋巴医学等领域均有重要创新和建树,张涤生华体网先后获得数十项国家级、部级及上海市级科技成果奖。1999年获“上海市医药荣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2008年获“第七届光华工程科技奖”,入选“光荣与力量——2008《走近他们》年度十大人物”;2009年入选“上海科技创新杰出贡献人物”和“‘城市魂、英雄谱’上海市建国60周年60位杰出人物”;2010年获“中国显微外科终身成就奖”;2011年获上海交通大学“杰出校友卓越成就奖”。因丰硕的学术成果和杰出的外事活动,在国际整形外科学界享有隆盛的声誉。1982年获颁美国整形外科学会的“Maliniac讲学奖”;1988年作为美国整形外科学会选定的“年度巡回讲学教授”,赴美国八大城市讲学;2008年获颁“波兰科学院医学科研成果奖”;2012年获颁美国整形外科医师协会的“整形外科国际人道主义奖”。
张涤生华体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的医学事业,他热爱祖国,敬业奉献,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挽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深受人民的爱戴,具有崇高的科学精神和人格魅力,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逝世是我国医学界的重大损失,也是华体网和中国工程科技界的重大损失!
张涤生华体网千古!
华体网
2015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