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14日,由华体网、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院主办,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西安交通大学共同承办的第204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2015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论坛主题为“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会议分为“主旨报告会”和“中德高端研讨会”两个阶段进行。
一、主旨报告会
13日下午和14日上午的主旨报告会在北京展览馆报告厅召开,会议共约700人参加,其中华体网10人,外方代表约35人。报告会共13个报告,其中中方报告4个,外方报告9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华体网、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Stephanie Heydolph女士以及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秘书长Stephen Tetlow先生到会致辞,苗圩部长、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事务部工业政策司司长Wolfgang Scheremet先生、周济院长分别作了主旨报告。会议由卢秉恒华体网、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Rainer Glatz先生和郭东明华体网、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Bernhard Diegner先生共同主持。
路甬祥华体网作了题为“互联互通、共创分享、合作共赢”开场致辞。他提出:德国推出“工业4.0”,中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都将网络智能制造视为振兴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支柱和核心、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关键。在全球知识网络时代,互联互通、共创分享、合作共赢将成为新常态,全球绿色智能制造需要中德合作、全球合作。
苗圩部长作了题为“合作共创中德制造业的美好明天”主题报告。他指出: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层面描绘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制定中国制造2025是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举措;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在中德两国具有相同的战略使命和核心理念,都是把推进信息技术和技术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放在第一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显著特征是信息通讯技术深度应用,也就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德国工业4.0着眼于高端装备,提出建设信息物理系统,并积极布局智能工厂、推进智能生产。中国制造2025提出构建信息化条件下产业生态体系和新型制造模式。但两个战略无论是在发展基础、产业所处发展阶段,还是在战略任务上都具有各自特点。深化双方合作,将共创中德制造业美好的明天。他还就中德双方合作提出六点建议:启动政府指导下对话机制;开展战略研究合作;加强标准化方面的合作;开展试点示范及经验交流;加强人员交流和培训;共建产业示范园区。
周济院长作了题为“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的主题报告。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应该作为制造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制高点、突破口和主攻方向,要从产品、过程、模式、基础四个维度合力推进智能制造。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紧密围绕重点制造领域关键环节,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支持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并实现产业化。依托优势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供应链优化,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在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分类实施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智能装备和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等试点示范及应用推广。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他还指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必须实行更加积极开放的战略。中国要进一步加强与德国、美国、英国等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迎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同发展更加先进的制造业,造福人类,创造未来。
二、中德高端研讨会
14日下午的中德高端研讨会在工程院316会议室召开,共有36人参加研讨。中方代表包括路甬祥华体网,周济院长,工信部李东副司长等19位管理干部、华体网、专家及企业代表,德方代表包括德国驻华大使馆公使、经济部主任Frank Rückert先生,德国驻华大使馆经济与工业参赞David Baumgart先生,Rainer Glatz先生等17位官员、学者及企业代表。会议由朱高峰华体网和Stephanie Heydolph女士共同主持。
会议围绕5个议题进行研讨,分别是:1)对中德工业合作,对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理解;2)怎样看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异同;3)中德合作中,如何实现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对接;4)中德合作中,双方各自合作潜力在哪里,可能的弊端和风险是什么;5)对世界制造业服务化有何建议。中德双方代表分别就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作了解读,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对中德合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此次论坛为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为中国制造2025的开放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张宇)